中國自主創(chuàng)新的煤氣化技術圓夢,在18年之后
作者/來源:http://www.yccc.cn/ 日期: 2009-08-24 點擊率:1189
2008年10月,由兗礦集團和華東理工大學聯合研發(fā)、在兗礦國泰化工有限公司第一次工業(yè)化成功的多噴嘴對置式新型水煤漿氣化爐技術向美國成套轉讓的談判終于錘音落定,正式簽約。這宗總值1600萬美元的技術轉讓,開啟了中國大型煤氣化成套技術向歐美發(fā)達國家轉讓的先河,而作為買家,美國最大的煉油企業(yè)瓦萊羅能源公司的談判代表,也不得不佩服地向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豎起了大拇指---“這是國際一流的煤氣化技術!”
煤氣化技術是煤炭清潔高效轉化的核心,是煤化工的基礎,但翻開共和國煤化工發(fā)展的歷程我們卻遺憾的發(fā)現,我國大型煤氣化技術一直都被外國所壟斷。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各地引進的外國煤氣化裝置,僅專利實施許可費就高達3億多美元,而且在這些技術的使用上,我們還要受到種種約束。
在1993年之前,中國的煤化工無一例外都是采用技術落后、污染嚴重、效率低下的固定層造氣技術,1987年,經原化工部和國家計委批準,魯南化肥廠開始著手引進當時世界第五套、中國第一套德士古水煤漿氣化爐技術,1990年開工建設,1993年4月建成并試車。雖然這種爐型是號稱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煤氣化爐,但它在世界上卻只有五套,技術的不完善和技術擁有者對使用者的技術封鎖和約束,著實讓魯南化肥廠的工程技術人員吃盡了苦頭。爐子運行不穩(wěn)定,聯鎖跳車時有發(fā)生,開開停停有時一天要反復多次,一次停車直接損失就在6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根本無從談起,而且每次停車,都要將燒嘴抽出處理,之后裝進爐體才能進行第二次投料,這種工藝處理過程最快也要1個半小時。也曾有人對美國人提供的工藝操作方案和裝置本身提....